全文检索

【课程建设优秀案例】中学物理教具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5-07-19 作者:来源: 访问次数:


课程负责人:高永伟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我校物理学师范专业(物理学一级博士点,国家一流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选课,根据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战略需求,围绕学校人才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课程设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三维教学目标。基于团队已有关于项目式学习和STEAM教育方面研究成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进阶STEAM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能胜任未来基础教育的“准教师”。

2.特色亮点

课程以科教引领,破解学生适应未来基础教育的思想认知问题;以数智实现物联,应对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教具开发与实践;以教具增强实践,解决基础学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课程在内容与环境方面实施改革。增加实践模块,延展内容广度;紧扣课标前沿,挖掘内容深度,满足高阶性与挑战度要求;创设多元环境,搭建实践平台。师生共建数字化资源达150个,形成了特有的教具知识图谱、思政图谱,实现了数智物联。结合Phet等虚拟互动平台及基于AI的创新迭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基于课程AI工作台,对课堂教学视频,从教学内容、教学表达、教学行为和学生行为四个方面做全面深入分析,为持续改进教学提供帮助。基于AI助手对学生目标能力达成分析,可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和参考。利用课标AI助手可快速获取课标对教具及演示实验的要求,为设计制作教具提供指导。课程聚焦于动手实践、教学实践和科普实践能力培养,以教具项目驱动教学实践,培养动手实践及跨学科实践能力;以展示项目驱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以主题项目驱动科普实践能力培养。

3.推广应用

课程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效支撑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2021年省级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有效支撑《大学物理》教学,获得2022年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学生更加熟悉课程标准并理解物理学基础理论,对未来基础教育认知更加深刻,锻炼了沟通能力,学会了科学表达,开始喜欢科普及科学教育,对教师职业更加认同,协作与责任意识更加坚定。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对未来基础教育思想转变问题及教学实践与科普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近三年,有100余名同学为省内17所中小学5000余名同学开展30余场次科学与科普教育服务活动。有60余人将30件作品带到省级及国家级学科竞赛平台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国家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0项,在省级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连续三届均获理科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