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本科教学督导员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贺兰山校区德勤楼715会议室召开。本科生院领导班子、全体本科教学督导员和本科生院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本科生院院长刘小鹏主持会议。会上,刘小鹏宣读了学校《关于聘任马菊玲等34人为本科教学督导员的通知》,并宣布了教学督导组组长、副组长人选。本科生院副院长张腾围绕本科教学督导员工作任务清单、工作流程、工作指引等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最后刘小鹏院长强调,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应围绕学校新出台的“两个方案六个办法”有序展开。教学督导工作在保障教学质量、推动教师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学督导员应坚持“督教风”与“督学风”并重,既要准确评估“做得怎么样”,也要积极指导“该怎么改进”,全面促进教风与学风的整体提升。他希望,全体教学督导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严格把关,切实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8月1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教师团队凭借出色的教学创新成果,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展现了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劲实力。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旨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四新”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的标杆。大赛设立32个赛区,覆盖14个学科门类,1308所高校的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名教师参加省赛,最终588门课程的2253名教师入围全国赛。比赛设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7个赛道,下设多个小组。 经过近9个月的精心备赛与层层选拔,我校四位参赛教师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机械学院张波教授团队荣获产教融合部属高校组二等奖;民族与历史学院邓文韬副教授团队荣获课程思政副高组二等奖;机械学院李宏燕教授团队和生态环境学院王磊教授团队分别荣获新工科和新农科正高组三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充分肯定,更彰显了我校在推动教学创新、提升育人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效。备赛期间,学校高度重视,本科生院全方位保驾护航,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多轮磨课训练与模拟演练,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凝练创新特色。此外,本科生院还组织8名教师参加了同期举办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交流活动,进...
8月6日,宁夏大学副校长谢海涛带队到我县开展交流座谈,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及宁夏大学枸杞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聚焦枸杞特色产业人才培养,强化政府、产业、高校、科研机构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深度耦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助力中宁县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中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的宣传片;宁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各位专家教授结合专业优势,围绕枸杞种植技术升级、精深加工工艺创新、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校地融合关键领域,提出了可落地、能见效的意见建议。我县相关部门也积极回应、坦诚交流,充分展现了推动校地融合的诚意和决心。此次座谈会,明确了“科研对接产业、人才服务地方”的核心方向,也为下一步具体合作画出了“路线图”。今后我县各相关部门(单位)将继续积极主动与宁夏大学对接,围绕枸杞等重点领域,细化合作方案、明确推进时限,让校地融合从“共识”走向“实践”。同时,也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专家团队开展科研、试验、教学等工作创造最优环境,让科技真正成为中宁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会前,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创新研究院,通过实地走访、交流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宁夏大学学生实习实践、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现代枸杞特色产业全链条可持续发展需求等内容。(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OCu...
10
2025.08
05
2025.08
25
2025.07
04
2025.07
06
2025-08
02
2025-08
18
2025-07
11
2025-07
11
2025-07
11
2025-07
一、人才培养模式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构建"一主线、两平台、三层次、四通道"的育人架构(图1),突破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瓶颈,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突出三大维度:课程建设维度,基于OBE理念重构"基础-专业-创新"三级课程体系,实现知识图谱数字化覆盖;教学实施维度,通过虚实结合创新"三阶递进"实践教学模式,实现"课赛研创"四维能力培养路径,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率提升40%;质量保障维度,实施"过程+能力"的动态评价机制,差异化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升学率提高20%。本专业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2020年成为宁夏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21年获批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获批宁夏回族自治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于2021年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成效突出,校内外示范引领作用显著。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获得自治区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使学生专业认同度大幅提升,专业吸引力持续增强,专业转入人数持续增加。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升学率提高到35%,毕业生中近80%在西部就业,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72%,职业发展状况良好,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社会成就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及行业高度认可。二、课程体系改革本专业面向产业需求,突出煤化工特色,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个性化培养”整个培养过程涵盖特色课程、智能化课程、跨学科课程、前沿课程的课程体系;基...
2025-06-05
2025-04-27
2025-04-11
2024-09-27
19
2025-07
24
2025-06
19
2025-06
11
20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