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本科教育卓越教学团队】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卓越教学团队

发布时间: 2025-06-19 作者:来源: 访问次数:

一、团队简介

(一)育人模式

针对西部高校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薄弱现状,团队经过多年创新实践,系统构建了“1234”创新创业育人模式。“1”是聚焦一个目标:培养“能用、好用、管用”的交叉拔尖型创新创业人才。“2”是明确两大理念:坚持“党建思政文化+双创育人”和“学院治理文化+双创育人”双轮驱动。“3”是建设三大平台: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国家大学科技园。“4”是推进四创融合:教创融合、科创融合、专创融合和赛创融合。

(二)亮点举措

1.有层次的双创课程开发。秉承“从产业中来,到企业中去”课程育人理念,重构“双创素养+数字技术+特色产业”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数字化课程教材及配套案例库、项目库等,构建“四级递进”的金字塔式课程体系,实现有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育人体系。全国率先建设数字化创新创业管理微专业;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创新创业导论》通识课及《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个性化培养课程,面向专业教育教学开设《学科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等4门创新创业短课、《创业基础》《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等27门公共选修课、《网络营销》等46门专创融合课程。

2.有组织的双创育人模式。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企业真实需求,实施“科研项目进课堂、企业真题进赛事、师生成果进产业”育人策略,建立“雄鹰计划”创新创业导师库,聘请专家顾问、高校、企业、青年博士团导师231名,“雏鹰计划”通过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选拔优秀学生,探索实施“名师引领、资源共享、校企协同、团队合作、相互赋能”的“雄鹰”孵“雏鹰”双创育人模式。

(三)创新成果

1.课程创新成效显著。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课程知识图谱、案例微课视频、数字图景公众号”等全媒体教辅资源库。团队负责人在教育类权威期刊《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24年第15/16期发表理论文章。我校在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数排名中,三年内实现从138位到85位的“三级跳式”跨越发展。团队成果获国家一级学会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哲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2.领导重视媒体关注。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主席张雨浦等领导先后调研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对双创教育工作实绩表示赞许;受邀参与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建设方案论证,相关工作专报获自治区三位副主席签批,成功争取财政厅等6个厅局支持,团队成果获《人民日报》等13家权威媒体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