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巡礼—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言马 以本为本 把立德树人融入育人全过程

发布时间: 2024-09-03 作者:来源: 访问次数: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9年。学院的学科专业始于1958年开办的政治教育专业,1995年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宁夏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1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获批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2016年学院获批自治区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年,获批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学院。202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纳入“宁夏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22年学院再次获批自治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1月,被中宣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学院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一、坚持在马言马,着力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高位推进,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为高质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党委成立了“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围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等出台多部文件,为学院及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继续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列为宁夏大学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获批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纳入“宁夏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现已建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思政)三个二级学科方向硕士研究生专业。

统筹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合力。现已建成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宁夏高校特色新型智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中心、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宁夏大学分基地等学科平台,在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发挥优势,积极服务地方发展。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建成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拥有自治区本科院校思政课建设委员会分委员会3个,是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单位、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学院、自治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单位,成为宁夏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高地、理论武装的基地、理论研究的中心。

二、坚持以本为本,不断提升思政课吸引力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格局。学校从“大思政”格局出发,制定实施《宁夏大学关于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宁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方案》,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思政课+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以及“国家+自治区+学校+学院”的四级全员参与的思政育人大格局。

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思政课质量。建设自治区一流专业1个,建设成为自治区高校一流本科课程6门。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全国高校“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二等奖和教育部“精彩一课”,并获得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获批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自治区教改课题14项。目前,已建成1门国家级、21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打造了117门课程思政精品视频案例库。正在实施思政课数字化建设项目。

优化教学模式,建强思政课阵地。学校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施了具有宁夏大学特色的“问题导向式专题教学”、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构建起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考核评价科学的教学体系。

三、优化人才结构,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020年以来引进马学科博士和高级职称教师20余人。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队伍达到67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8人,讲师24人,高级职称占比64.1%,硕士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人,占比52.2%,4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占比44.8%,师资队伍结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基本实现了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专任教师师生比1∶350的要求。

构建育留用工作机制,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学院严把思政课教师“入口关”、“导师关”和“开课关”,“结对子”“传帮带”,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学科领军人才计划”。先后有1人成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教指委委员,1人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提名人物”,1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人入选宁夏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人入选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4人入选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托举人才。目前,1个学科团队入选“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2个学科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一流基层教学组织”,2个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已建成1个国家级和3个区级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学院为“黄河流域国企党建协同创新联盟单位”,“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协作共同体成员单位”。

四、紧扣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注重精细培养,着力提升学生培养成效。学院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规范、强能力”的培养思路,构建了涵盖本硕各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本科师范生技能大赛、研究生教学竞赛、研究生学术论坛、大学生宣讲社团等发展平台,强化培养过程的规范管理和精细指导。

强化价值引领,精心培育学生成长成才。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有力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主渠道与主阵地有机耦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网上引领与线下引导紧密结合,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理论武装。截止2023年,学院已经建成校级“思政课程”11门,达到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人人实现”“门门实现”。

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3年,学院在学校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在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指导下,与“宁夏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宁夏移民博物馆”“银川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签署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预计每年可以参加实践教学学生达到800人次,配合学院建立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可以实现学生现场式、沉浸式、全景式实践学习,着力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动课程、专业和学科发展。发挥学院“特别能讲、特别会讲、特别爱讲”的优良传统,组织师生参加一系列的教学比赛和展示活动,学院师生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我心中的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师范生技能大赛”“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成绩,整体上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与学系统性内涵式发展。

强化校地合作,深化“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学院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学校牵头与银川市、中卫市、石嘴山市、吴忠市、西吉县、红寺堡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包括教育实习在内的一揽子合作协议,并分别与全区范围内29所中学建立签订“共建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协议”,在协同共赢的理念下,大力实施师范生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