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巡礼—民族与历史学院】上善若水 立教学楷模 厚德载物 育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 2024-08-21 作者:来源: 访问次数:


民族与历史学院定位科研教学型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中俄人文合作交流框架下研究机构等国家和省部级平台。现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53名,其中博士 46人、正高13 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11人次,自治区级人才工程人选14人次。

民族与历史学院牵头建设“部省合建”民族学一流学科群,自治区建设民族学国内一流学科,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文物与博物馆学、学科教学(历史)等专业硕士方向,历史学本科(教师教育)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班。“十四五”期间,历史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教学与研究,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探索多渠道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以下亮点和特色。


一、发挥“双课堂”育人作用构建思政教育新阵地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注重学生思想成长,狠抓课程思政,同时结合学科特点抓住“田野”这个大课堂,开展“田野思政”,充分发挥“双课堂”双向发力的育人作用,构建起思政教育的新阵地。

(一)强化课程思政阵地,涵养学生思想品德

全面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历史学专业深厚人文积淀和课程思政元素丰富的优势,引领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解读西夏》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历史教学设计与实施》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世界现代史》等被立为校级思政课程。

(二)开展田野思政课堂,构建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学院发挥部区合建民族学学科群引领示范和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田野思政课堂,师生先后赴盐池、同心等地,深入田间地头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调查宁夏红军长征旧址,宁夏黄河文化遗址。在开展专业实践实习的同时,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等融合,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立体化的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在实践中实现了校内外资源优势互补,强化了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科研反哺教学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民族与历史学院定位为科研教学型学院,学院始终坚持将科研与本科生教学、人才培养相结合,强化科研育人功能,鼓励任课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培养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积极考研深造,形成科研反哺教学。

(一)开展学术讲座,拓宽学术视野

学院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力度,努力建设高质量的省部级科研基地,推动科研基地更大范围开放共享,科研资源最大限度面向本科生开放,助推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学院有贺兰山大讲堂、朔方论坛等学术讲座平台。自2022年6月成立以来,学院先后邀请国内外36位专家、学者面向历史学本科生、研究生作学术讲座40余场,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许多同学的大创项目、毕业论文选题就是受专家讲座的启发而产生的。

(二)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有助于本科生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动向。本科生所参与的课题,尤其是国家社科课题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是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系统全面的概括后的创新性研究,是目前本专业范围内最新的、最前沿问题和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通过参与此类课题,可以使本科生以最快捷的方式,对本专业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发展规律进行概貌性了解与把握。从文献资料的搜集、阅读理解与使用,到论文写作,本科生得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课题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助于本科生系统地学习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

(三)积极支持本科生主持大创项目

学院53名专任教师大都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在上课过程和指导学生大创项目、毕业论文方面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科研方向,并积极加入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2021年至2023年,立项校级项目25项,自治区级项目3项。其中有多项项目来自指导老师的项目,如李新贵老师指导2021级陈菲主持的《宁夏地区特色<黄河生态公园>建设预想》,2022级唐英乔主持的《明代宁夏黄河开发与治理策略探究》;张园园老师指导胡扬名主持的2023年《“周游列国”对孔子思想的影响——以“公私”观念为中心》获得2024年校级优秀项目。

(四)积极支持本科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学院重视历史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动员和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各类型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学生参加积极性高,学院也通过配备优质师资进行指导,在全国和自治区组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于光建、邓文韬老师指导的孙潇等同学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于光建老师指导的高铃、程红两位同学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宁夏赛区成长赛道分获银奖和铜奖,等等。


三、大中小学深入合作,共谱育人新篇

民族与历史学院秉持协同育人的培养思路,积极打造大中小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师范专业与中学教学名师深入合作机制,先后搭建“名师面对面”“中学名师进课堂”“历史研习营”等合作交流平台,助力推进科研教学型学院建设。

首先,聘请中学名师与大学教师共同讲授大学师范教育课程。学院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聘请银川市三位中学名师参与了大学课程《中学历史教学论》《课标解读与教材研究》《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的授课工作,弥补了大学教师在师范教育方面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缺憾。

其次,定期邀请中学名师作学术专场讲座。学院为强化师范生教研意识,定期邀请中学名师为师范生作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讲座,如《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大概念”教学》《关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爱上历史课堂》等,让学生在和名师零距离交流互动中既体验了为师从教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也有效培养了学生关注教育教学热点与现状、追踪历史学科前沿动态和课程改革最新进展的教研意识。

第三,探索人才培养路径,助推优秀实践人才培养。在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教学设计展示方面,大中小学教师携手构建了多渠道、全方位强化师范技能、锻造了优良教学技能。在学院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有三位师范生获得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文科组一等奖的好成绩,协同育人实践效果在师生间和校内外获得一致赞誉。


四、用数字化技术生成丰富且鲜活的教学资源

学院依托民族学一流学科群建设,近年来逐步建设起“数据库+虚拟仿真场景+慕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矩阵。其中数字化资源包括我院自主建设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夏文献数字资料库、宁夏文化遗产数据库、宁夏岩画数据库等,目前共收录各类图片超6000张,视频超2000分钟,论著或提要达1万篇以上,同时学院还采购《中华经典古籍库》《四库系列数据库》等史料文献类数据库50余个,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同时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采集建设自治区内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的三维建模场景约30多处,搭建起“宁夏云博览馆”与“红军长征在宁夏”在内的数字博物馆11座,为中国史、考古学与民族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现场教学、翻转课堂与沉浸式漫游等学习方式的可能性。同时,学院相继录制《解读西夏》《文物里的西夏》《民族史学概论》等在线开放课程,为学院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