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团队面向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强化专业认同感,促进化工专业人才职业道德、生态意识、匠心精神、创新素养的核心价值塑造,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竞争力,通过产教融合实现化工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坚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产出为导向的基本原则,有效解决产业导师参与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问题。
二、亮点举措、创新成果及优秀案例
1.知识图谱赋能数智化教学
依托国家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虚拟教研室”平台,开展专业智慧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建设完成“化工专业课程群知识图谱”(含专业课程15门)、“基础化学课程知识图谱”(含4门基础化学课程)2个课程群知识图谱及《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及CAD》、《化工工艺学》等课程知识图谱。以知识图谱为导航,建设数字化教材、新形态教材,创新教材呈现形式,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与线上慕课匹配的知识图谱,引导知识点学习与拓展,支撑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促进数字教学资源、数字教学工具和数字教学平台建设的协同推进,服务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课程与知识图谱、AI助教、AI助学三大智能要素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智能化学习支持。
“化工专业课程群知识图谱”2023年12月被教育部虚拟教研室专家组评为典型教研成果,该成果在校内外多次进行交流分享,推进了宁夏大学一流专业基层教学组织在专业知识图谱与数字化教材建设方面的工作,有效促进了人工智能赋能一线教研的能力建设。虚拟教研室及知识图谱建设成果被选为2025年世界数字大会典型案例进行展示。

图1依托虚拟教研室平台的知识图谱设成果

图2宁夏大学虚拟教研室作为典型案例亮相2025年世界数字大会
2.产教融合促进协同育人
面向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基于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一主线,两平台,三层次,四通道”的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了多元化资源协同联动育人新机制,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开展“虚-实”结合、“赛-学-教”和“产-学-研”联动的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教学科研的融合互补。依托化工企业搭建卓越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校企联合育人教师团队,实现高水平师资、优质科研平台、重大科研项目等多元化资源汇聚,形成教学对接产业、科研反哺教学、竞赛促进创新等产教融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的引领示范作用,先后获得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银奖、铜奖各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7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二等奖4项,获得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获得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5项。

图3学生在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图4 企业专家进校园开展讲座及竞赛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