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2025年全国体育单招文化考试平稳有序进行,3月29日至30日,我校招生宣传团队选派40余名招生志愿者,顺利完成2025年全国体育单招文化考试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用“志愿蓝”助力高考学子乘风破浪。在工作过程中,招生志愿者们各司其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考生进行安检、物品寄存、考务管理以及考生引导等工作,积极帮助考生解答疑难问题、指明考场路线,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给考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展现了我校招生宣传团队的良好精神风貌。在为期两天的考试中,气温骤降,温差增大,但我校招生志愿者们克服了天气的影响,早上7点就到达工作场地,恪尽职守,让在场的师生深受感动。从清晨到日暮,招生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为来自宁夏各地的1157名考生提供了暖心、专业的服务,成为考场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考生对我说谢谢时,所有的疲惫都变成了成就感。”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保障了国家考试的顺利举行,也让招生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招生宣传团队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锻造一支“站位高、纪律严、业务好、作风正”的学生骨干队伍,3月26日下午,宁夏大学2025年招生宣传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贺兰山校区笃行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校级招生宣传团队和2025年寒假生源中学招生宣传活动项目团队参加了开班仪式。本科生院招生与学籍管理办公室主任董有恒主持开班仪式。校级招生宣传团队负责人马兵宣读了《宁夏大学2025年招生宣传骨干培训班实施方案》。校级招生宣传团队负责人普疆柔宣读了《宁夏大学2025年招生宣传骨干培训班学员名单》。本科生院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毛桂芸宣读了《关于公布2025年寒假生源中学招生宣传活动结项验收结果的通知》。本科生院副院长赵霞为30个优秀项目团队颁发了获奖证书。获得表彰的优秀项目团队代表李艺冉、张益诚、吴昕谕等三位同学分别代表银川市第二中学、浙江省瑞安中学、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等三个项目团队分享了此次生源中学招生宣传活动的宣讲经验。最后,赵霞副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2025年寒假生源中学招生宣传活动中同学们的优秀表现。她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招生工作,始终将“提质扩容与生源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她强调,举办招生宣传骨干培训班是新形势下做好本科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不断提高本科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随后,赵霞副院长为招生宣传骨干培训班全体学员做了题为“建设‘高水平西部一流大学’背景下 高质...
与清华“云端”同框,共上“大思政课”为推动开放办学,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3月12日,中卫学部联合前沿交叉学院、博雅书院通过直播方式携手清华学子共上“形势与政策”课。课前中卫学部党委书记李举强调,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的新技术,能够实现跨校区教学资源的实时共享,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增加。优质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得到了扩大,形成了跨校区的互动教学。他鼓励同学们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深入理解全面依法治国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个人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课上清华大学张明楷教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剖析了欧亚法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系统地梳理了中华法治文明的发展脉络,并对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权威性的阐释。其授课内容紧密贴合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理念,全面论述了新时期司法体制改革中权利保障机制的创新举措以及法治化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的科学方法。近年来,中卫校区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推进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合作,促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以满足学生对知识获取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渠道选择,致力于开创人才培养的新局面。此次与清华大学学子云端共上一堂课,不仅为中卫校区师生带来了别样的思政课体验,更为思政课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中卫校区教职工将继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践行“大思政课”建设理念,持续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新...
21
2025.03
20
2025.03
20
2025.03
20
2025.03
27
2025-03
26
2025-03
25
2025-03
19
2025-03
19
2025-03
18
2025-03
9月25日至26日,学校组织召开了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论证会。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海涛出席会议,本科生院院长张亚红主持会议。教学运行保障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各学部本科生培养办公室主任及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此次论证会,学校邀请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授组成专家组,利用会前一周时间对我校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审阅和论证。论证会上,专家组通过审阅材料、听取汇报、现场研讨等形式,重点围绕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习实践等方面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各专业要树立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瞻性理念,抢抓数字化战略机遇,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把握学科发展趋势,深化专业交叉融合,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要在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上下功夫,优化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逻辑性,完善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增强学时与学分设置的合理性,提升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前瞻性。谢海涛说,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基于学校综合改革、专业优化调整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要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标审核评估指标,专业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建设和改革创新,为学校本...
2023-10-13
2023-07-14
2023-03-28
2022-05-23
08
2024-07
27
2024-06